九游游戏下载 | 您所在的位置:九游游戏下载 > 莆田新闻 > 正文 |
2019-08-15 08:53 林剑波 吴志军 吴一阳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扩容后的秀屿区秀山中学 东南网8月15日讯(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剑波 通讯员 吴志军 吴一阳 文/图)近日,莆田市秀屿区政协四届十二次常委会召开。会议重点围绕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等议题,进行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协商。“布局要均衡,效益要优质。”在议题协商会上,区委书记郑加清指出,要着眼均衡和优质,在布局和效益上下功夫。 近年来,秀屿区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化、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学校布局日趋合理,教育资源持续优化。2016年,该区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验收,2017年获得莆田市“高中教育教学优质管理奖”第二名,2018年获得“初中教育教学优质管理奖”第一名。 扩容改造,资源提质 7月13日,秀屿区委书记郑加清,区委副书记、区长张伯松组织区直有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秀屿区笏石镇坝津小学升格为秀屿区第三实验小学。8月6日,秀屿区第三实验小学揭牌。这是秀屿区优质教育资源的一次大扩容,扩充了城西片区的优质办学资源。 坝津小学创办于1953年,原本是一所村级小学,经过6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一个现代化学校,拥有67位教职工、1700多位学生和34个教学班。 秀屿区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对坝津小学进行扩容、改造,新建教学楼、综合楼等校舍1万多平方米;按标准配备图书、电脑等教学仪器设备;实施运动场地改造工程,以及校园道路、绿化等配套工程建设,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 除了优质小学,优质中学也在扩容。走进秀屿区毓英中学四新校区,看见不少工人正忙着施工,保证学生能在今年秋季如期入学。四新校区是毓英中学的新校区,增设10个教学班、600个学位。 秀屿区海岸线较长,地理位置特殊,经济和城市发展水平有限,教育资源综合质量比不上莆田市中心城区,导致优质学生和教师资源外流。据统计,2016年秀屿区的城区学校只能容纳1.8万人,无法满足当地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按照“均衡发展”的原则,秀屿区统筹推动政策、资金向城乡接合部、农村中心集镇及薄弱学校倾斜,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区域间均衡发展。 2016年以来,秀屿区投入1.8亿多元,实施城区扩容、教育改薄等重点工程,总建筑面积10多万平方米,提高农村教学质量,弥补教育均衡发展短板。目前,全区在读学生有10万名左右,其中城区学校可容纳3.6万人。 2016年,秀屿区率先在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通区域模块化应用区试点工作,“教师个人空间”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班班通”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全区教师空间实现“人人通”,多媒体实现“班班通”全覆盖。 统一管理,以强带弱 秀屿区毓英中学创办于2016年,由秀屿区教育局和莆田一中合作办学,是一所全日制公立学校,也是莆田第一中学教育集团成员校。 莆田一中派出管理经验丰富的领导,到毓英中学担任学校校长,指导和负责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的运作和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的推进,使其享受到莆田一中的先进管理模式和经验。 然而,类似毓英中学的案例并不多,因为秀屿区的乡村中小学面广点多、规模小、办学效益不高。如何化解这一难题?秀屿区教育局采取的办法是:统一管理,以强带弱。 秀屿区有过单个建制村存在三所小学的现象,例如:东庄镇的石马村,有石码小学、月坑小学和下月坑小学;同一个镇的苏厝村,有苏厝小学、苏田小学和厝头小学。从建区开始,秀屿区就开始整合,2012年以后,整合力度加大。 在整合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例如,在埭头镇,有些学校是在小岛上,教学设备和师资水平较低,当地政府配套相关政策,帮助海岛学生就近到中心校就学,但由于家庭条件、家长观念等因素,最终难以实现。 但从整体上来看,秀屿区的小学整合工作还是有所成效。以每个镇办一所品牌小学为目标,经过多年整合,目前秀屿区仅剩149所小学,其中包括35个教学点。这种教学点只有一二三年级,没有四五六年级。 以往,秀屿区的每个镇都只有一个中心小学,一般下辖几十所基层小学,教研、管理等工作存在困难,为此,将一个中心小学拆成两个,形成教研小片区。眼下,埭头镇和平海镇有两个中心小学。 “依托中心小学,教学调配更容易,集体备课也方便。”秀屿区教育局局长李文祥说,原来因属地问题,一些建制村的孩子无法到更好的小学就读,通过撤并整合后,可以到中心校就读,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撤并以后,有些小学生上下学路程较远,家长接送不便,当地政府在中心校配齐了住宿条件,8个学生住一间,还聘请了阿姨,与他们同吃同住。 秀屿区中小学生到企业“研学”。 师资升级,低进高出 “一个学校能不能办好,校长扮演着重要角色。”李文祥说,近几年秀屿区创新校长管理机制,实行校长责任制,对校长进行年度百分制考评,培育德才兼备的知名校长。2018年,莆田第十中学校长林光亮荣获首批“省级名校长”称号。 教师也同样重要,如何优化师资结构?近三年,秀屿区招聘新任在编教师396名、编外教师70名,重点补充到缺额较大的农村学校,同时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教师校际交流、支教挂教、学校结对帮扶、竞聘上岗等工作,参与度达1700多人次。 在秀屿区教育局开展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全区年龄在50周岁以下的教师要在网上“晒课”,特别是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每人每年至少要有一节“优课”晒到网上。几年来,全区共有3000多人次教师参与其中。 “由于学校处于海岛,很少有机会参与区级的教研活动。”来自南日岛的傅慧星老师说,自从有了“晒课”活动,海岛教师能够轻松利用课余时间,与名师、骨干教师互动交流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质量,秀屿区打破职称只能上不能下的格局。任何一位教师只要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就将触发低聘政策:一是年度考核80分以下,二是教育质量排在后5%。 既要严格管理,又要保障教师权益。秀屿区追加了800个中高级岗位,基本上解决了教师聘不上的问题,同时落实农村学校教师补贴发放标准,对乡村教师每人每月补助300元生活费,海岛等边远地区教师每人每月补助500元生活费。 由于大量优质生源的流失,留在本地的生源质量相对偏低,但是随着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秀屿区实现了“低进高出”的逆袭。2016年中考,全区上莆田二中的学生中,只有46人留在秀屿,在今年高考中,这些学生全部考上本一线。 |
相关阅读:
| |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